荧光成像介导的肿瘤光动力治疗具有药物追踪精准化、灵敏性高、毒副作用低、微创性和可协同性等优势在癌症的临床治疗中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光动力反应过程中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光、光敏剂和氧。光动力治疗(PDT)本质是利用光照射...
体异质结有机太阳电池具有质轻、柔性、无毒、美观等优点,在作为便携式电源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的新技术上,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有机太阳电池的功率转化效率(简称“效率”)仍然落后于无机光伏器件的,其中部分原因是有机半导体材...
本次夏令营一共有431人报名,优选120人入营,经过两天的互动交流和综合考核,确定优秀营员70名。名单如下: 报名号 姓名 报名号 姓名 报名号 姓名 20210622 阳小汝 20217858 张玮琦 20219465 柴惠 20211078 姚钰莹 20217900 邢...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新型的晶态多孔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孔道大小可调、结构和功能可设计等优点,在多个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COFs是由有机砌块通过动态可逆共价键连接形成,由于在形成COFs时有机砌块间的共价键存在...
一、宣讲会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优秀大学生暑期线上夏令营已于2020年7月8日开始报名。为了增进感兴趣的同学对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及夏令营活动的了解,国重拟于2020年7月13...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于2011年10月获批建设,2013年通过科技部建设期验收正式运行。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共性基础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研究,凝聚和培养高层...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董国平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成果在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学》)上发表题为“Reversible 3D laser printing of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inside a transparent medium”(超快激光三维操控透明玻璃材料内...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宏滨教授课题组与中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邹应萍教授团队联合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学》)上发表题为“High-efficiency Organic Solar Cells...
4月17 日上午,广州市科技局副巡视员李江一行来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调研粤港澳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建设工作。 马於光主任介绍实验室整体情况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於光教授向李江副巡视员一行详细介绍了...
2020年2月15日,由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唐本忠院士团队参与,南开大学丁丹教授牵头,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团队和深圳金准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攻关的“新冠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研制成功,...
2020年1月4日,“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广州召开了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华南理工大学朱敏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唐本忠院士、副主任田禾院士、南策文院士、李永舫院士、刘云圻院士、曹镛院士、欧...
会议时间:12月27日上午8:30至12月28日上午12:00 会议地点:北区科技园1号楼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502会议室 会议简介: 中日双边分子磁性材料交叉学科讨论会(China-Japan Joint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 on Molec...